广东省经济学家企业家网

2024 年 09 月 21 日 星期六
首 页 > 企业家库

    翟英

    • 编号:粤企2007050000114
    • 单位:广州港务局内港管理处
    • 职位:调研员
    • 学历:研究生 职称:高级营销师
    1. 个人简介
    2. 单位介绍

    1979年9月-1981年7月  解放军汽车管理学院 
    1981年7月-1991年6月  解放军汽车第12团 
    1991年6月-1997年9月  广州军区后勤部军事交通运输部 
    1997年9月-2005年2月  广州市交通委员会 期间99年9月05年5月   广州市道路运输协会秘书长 广州市出租汽车行业协会秘书长 
    98年9月-2003年9月    在职学习,取得学士、硕士学位 
    2005年2月至今        广州港务局内港管理处 
    获得荣誉:2003年获全国出租车行业防非典先进个人 
    广州市调研工作、调处人民内部矛盾、春运工作先进个人。 

           广州港是历史悠久的港口,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广州古港就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1300多年前的唐宋时期,“广州通海夷道”是世界上最长的远洋航线;清朝,广州成为中国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和对外贸易的最大港口;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使广州港发展成为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和华南地区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2005年广州港货物吞吐量达2.5亿吨,居中国沿海港口第三位,世界港口第五位。


           一、地理位置

           广州港位于珠江入海口和珠江三角洲中心地带,濒临南海,地处我国外向型经济最活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心地带,东南部和西南部分别近邻香港和澳门,西江、北江和东江汇成珠江后经此入海。广州港通过珠江三角洲水网与三角洲地区各地及香港、澳门沟通,由西江联系我国西南地区,经伶仃洋出海航道与我国沿海及世界诸港相联。
           广州港陆上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广州是京广、广深和广三等国家干线铁路交汇的枢纽,广深铁路东段还与广梅汕铁路及京九铁路相接,广州港的铁路可与全国路网相通;105、106、107国道和广清汽车专用道组成的北向通道,广深高速公路和107、205国道为主干的东向通道,105国道、广珠东线、华南快速干线为主体的南向通道,广佛高速公路、325国道为主干的西向通道共同形成了以广州为中心的放射状公路网骨架,并通过环城高速公路和城市主干道进入各港区。

           

           二、自然条件

           ⒈气候
           广州港属亚热带气候,在北回归线的南缘,年平均温度21.8摄氏度;温暖多雨,年平均降雨量约1720毫米,终年无雪;由于海洋性气候的调剂,每年十月至次年二月吹北风,其余月份刮东南风及南风。夏季间偶有台风袭击,但抵达本港的风力一般在6至8级左右;年平均雾日5天;年平均湿度79%。
           ⒉水文
           径流:珠江多年平均年径流量3260亿m3,由八大口门入海。广州港出海航道沿线有东部四个口门汇入。潮汐:广州港水域属不规则半日混合潮,日潮不等现象显著。
           ⒊波浪

           虎门以内难以生成较大风浪。外海波浪传入虎门后,风浪小。
           伶仃洋西北部南沙作业区水域水域开阔,波浪不大,无需考虑防护建筑物。

           ⒋泥沙
           珠江流域山青水秀,植被良好,河水含沙量小。年平均每立方米含沙量0.24公斤,年平均输沙量8872万吨,其中80%经8个口门入海,经虎门的泥沙年平均658万吨,占总量的7.4%。
           ⒌地质、地貌和地震
           广州港地处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河床为第四纪冲积覆盖层,依次为淤泥类图、砂类土、粘土和亚粘土,下伏第三纪砂岩和页岩的风化岩。风化岩、页岩与风化岩薄层互层,分别在-31米至-11米之间出现。本港所在地域属6度地震烈度地区。


           三、码头和锚地

           广州港划分为内港港区、黄埔港区、新沙港区、南沙港区和珠江口水域。广州港拥有码头泊位617个,其中,万吨级泊位51个;浮筒23个;锚地88个,其中,万吨级装卸作业锚地23个,最大锚泊能力30万吨。广州内河港拥有码头泊位142个。


           四、航道

           广州港航道分为出海航道、内港航道和内河航道。
           出海航道自黄埔港区西基调头区至珠江口桂山锚地,全长115公里,目前可满足3.5万吨级船舶及第三代集装箱船乘潮进港。其中,南沙港区至珠江口桂山锚地段可满足5万吨级船舶及第四代集装箱船舶乘潮进港。
           内港航道全长39公里,目前可通航5000~10000吨级船舶。
           广州内河航道是广州市行政区域内除广州港港区以外的航道,河流总长约1500公里,大小水道约250条,可通航水道长约1000公里,可通航150-3000吨级内河船舶。


           五、港口管理机构历史沿革

           广州港务局是原黄埔港务管理局和原广州港务管理局经过几次分合的历程发展过来的。解放前黄埔码头和广州市各类码头都由外商和广州地方势力分割治理,没有统一的港务管理结构。解放后,国家接管了英、日、美和官僚买办的码头、仓库,成立广州市码头管理处,统一管理广州市区各类码头。1954年广州港和黄埔港合并,成立黄埔港务管理局。1956年交通部广州海运管理局成立后,黄埔港划归广州海运管理局管理。1959年广州港务管理局成立,管理黄埔和广州两港口。1961年黄埔港又单独分出来,成立黄埔港务管理局,隶属广州海运管理局。1968年广州港和黄埔港再度合并,成立广州黄埔港务管理局,后来该管理局划归新成立的广东省港务管理局。1973年初广州港和黄埔港又一次分开,分别成立广州港务管理局和黄埔港务管理局。1987年1月1日黄埔港务局实行广州市人民政府和交通部双重领导,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1987年12月18日黄埔港务管理局和广州港务管理局合并组建广州港务局。2004年2月26日广州港口管理体制进行重大改革,按照“政企分开,一港一政”的原则,原广州港务局剥离其不属于港政职能的企业和人员,与原广州市航务管理局合并,组建新的广州港务局,行使港政、水路运输行业和广州港航道的管理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