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经济学家企业家网

2024 年 09 月 20 日 星期五
首 页 > 资讯 > 资讯

专访广东省省长王伟中:探索高质量发展的“广东路径”

2022-05-17 15:51:35 广东省经济学家企业家网 阅读

近年来,广东省东莞市坚持制造业立市不动摇,2021年成为全国第15个拥有万亿元GDP、常住人口过千万的“双万”城市。近期,经济日报调研组深入东莞市蹲点采访,剖析东莞市近年来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和经验,并于5月9日刊发了长篇调研《东莞豪迈》,引发广泛反响和好评。广东是如何践行习近平经济思想,把握机遇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记者就相关话题专访了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伟中。

记者:近年来,广东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如何探索“把战略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的“广东路径”?

王伟中:我们深刻认识到,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我们准确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战略意图,坚定不移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

经过努力,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结构优化、动能增强、效益提升的良好态势,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2021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12.4万亿元,约占全国九分之一,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万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8万亿元。发展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各类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500万户,约占全国十分之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均超过6万家。城乡面貌显著改善,高速公路、高铁总里程均居全国第一,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4.6%,农村水电路气网等设施更加完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4.3%,PM2.5平均浓度为22微克/立方米,为近年来最好水平。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去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40万人,7000万就业总人口保持稳定,其中外省籍务工人员近2000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5万元。

记者:广东今年在纵深推进“双区”建设以及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方面有何新部署?

王伟中:广东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战略意图,举全省之力推动各项相关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深圳综合改革试点首批授权事项全部落地、47条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文推广,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顺利推进、起步成势。去年大湾区地区生产总值达12.6万亿元,以不到全国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约占全国九分之一的经济总量。

今年,我们将坚持“中央要求、湾区所向、港澳所需、广东所能”,携手港澳共同打通三地合作堵点、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努力推动“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取得更大实效。一是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软”“硬”联通。在职业资格互认、标准互通等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方面推出一批新的务实举措,争取今年底前“澳车北上”“港车北上”取得实质性进展。提升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融合发展水平,全力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二是全力建设好深圳先行示范区。落实深圳先行示范区放宽市场准入的若干特别措施,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加快建设法治先行示范城市。三是高水平推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加快编制横琴总体发展规划,推动制定出台合作区条例、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鼓励类产业目录和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四是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推动出台前海新一轮总体发展规划及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鼓励类产业目录,加快推动各项政策同步扩区。

记者:针对发展不平衡问题,广东有何谋划?

王伟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要坚持辩证思维,转变观念,努力把短板变成“潜力板”。广东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实施以功能区为引领的区域发展战略,把区域发展格局从过去区分为珠三角和粤东西北“一强一弱”两大板块,调整为由珠三角核心区、沿海经济带、北部生态发展区构成的“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着力强化“一核”引领带动作用、“一带”产业发展主战场地位、“一区”生态屏障作用,推动不同区域各展所长、协同发展。

目前,我们正抓紧梳理各市对接需求清单、珠三角国企民企投资需求清单、商会行业协会对接合作清单,通过组织开展招商对接会等多种形式,推动尽快落实一批合作项目。

记者: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国际贸易摩擦所带来的种种不利因素,广东如何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王伟中:广东是制造业大省。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广东坚持把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摆在突出位置,扎实推进制造强省建设。一是强化政策支撑,努力为稳定产业链供应链营造良好环境。部署实施制造业强核、立柱、强链、优化布局、品质、培土等“六大工程”,计划5年投入500亿元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千方百计助企纾困。前不久,出台“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32条”“促进服务业恢复发展47条”等一系列稳定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我们将认真落实国家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和省里各项惠企政策,全力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发展。二是大力推进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建设,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从2020年起,省委、省政府谋划推动新一代电子信息等10个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半导体及集成电路等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这20个集群去年增加值合计4.9万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接近40%。以培育壮大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为牵引,深入实施全产业链发展战略,以“链主”企业为核心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全产业链生态。三是狠抓稳链补链强链控链,全面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针对集成电路等“卡脖子”问题,设立首期规模200亿元、中长期规模1000亿元左右的省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组建湾区半导体等3家百亿级大型产业集团,推动40多个总投资超3000亿元的集成电路项目落地建设。积极参与国家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大力实施“广东强芯”工程和核心软件攻关工程,努力实现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自主自控,增强产业链供应链抗风险能力。

记者:您在年初的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请问具体有哪些举措?

王伟中:广东坚持把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强省建设,去年全省研发经费支出超过38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14%,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5年居全国第一。要破解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关键是把量的优势转变成质的飞跃,以体系化的思路推进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建设,提升创新整体效能。为此,我们要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一是持续深化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打造重要的原始创新策源地。实施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卓粤”计划,将三分之一以上的省级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投向基础研究,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原始创新。二是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打造关键核心技术发源地。近年来,省财政投入80多亿元支持8批“先手棋”项目,带动社会及其他投入177亿元,在5G等领域形成一批引领性原创性科学成果,全省发明专利有效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稳居全国第一。深入实施新一轮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建立“需求方出题、科技界答题”新机制,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广东路径”。三是持续推进成果产业化,打造科技成果产业化最佳地。广东科技成果转化的数量、质量和速度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我们将依托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探索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模式,发挥好高新区重要平台载体作用,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感谢经济日报一直以来对广东工作的大力支持、宣传报道,希望经济日报持续关注广东、报道广东,为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加油鼓劲、凝聚力量。



来源:南方杂志微信公众号